新闻链接:http://news.whu.edu.cn/info/1002/47569.htm
记者:付晓歌 实习生:胡颖娟
“熊湾村里不少路垮了,车开不进去。我们踩着烂泥,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到村民家里,送去武汉大学的温暖。”统战部党支部书记谢发平回想起精准扶贫时的情景,感慨万千。
特困村民姚红军家中一贫如洗。老伴、儿子双双去世,儿媳身患红斑狼疮,失去劳动能力,孙子孙女在外地上职高。79岁的姚大爷只有靠种花生勉强维持生计,因长年劳作,双手双脚已严重变形。统战部党支部为他送去了油和米等生活必需物资,并现场自发筹集了800元现金。谢发平说,“姚大爷,您明年种的花生,我们自掏腰包买下了。”
这是我校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员干部开展精准扶贫活动中的一幕。
送去温暖
为全面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积极响应党中央、湖北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要求。3月8日,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黄泰岩率37名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员干部深入大悟县新城镇熊湾村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结对精准扶贫活动。
活动开展以来,机关党委精准扶贫工作步步推进,取得了良好反响和效果。各级机关党员身体力行,为精准扶贫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引导职工积极参与扶贫工作。
机关与直属单位各级党组织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发出捐款倡议之后,大家纷纷解囊相助,很快筹集起慰问资金。本科生院、财务部、采购与招投标管理中心、保卫部、校工会、统战部、医学部机关、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的党支部,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前往大悟县熊湾村精准扶贫点进行了走访和慰问,为当地贫困户、五保户送去棉絮、油、米等生活物资和慰问金。
在慰问方式上,大家达成了共识,纷纷表示:“为了不打扰村民的生活,参加慰问的人员尽量减少,速战速决,少量多次。”
多措并举
精准扶贫工作中,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员干部结合当地困难群众实际,创新扶贫形式,解决了贫困群众的燃眉之急。
医学部机关党支部精准扶贫结对的一户村民,原本是三口之家。老父亲不久前去世,四十多岁的儿子独身一人,虽然肾衰竭,却坚持自食其力,借了4000元的外债买鸭苗,想靠养鸭脱贫。不幸的是,父亲去世58天后,儿子也因病离开人世。家中只留下老母亲和无人照管的鸭苗。
“这家贫困户自立自强的精神着实打动人心。”武汉大学医学部机关党支部书记熊瑛说。医学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纷纷募捐善款,一天之内就筹集了5850元,帮这个家庭还清了外债。
除对当地扶贫对象的基本生活物资进行保障外,我校还注重教育扶贫,帮助当地产生“自身造血功能”,发挥不同部门、层级的作用。党委统战部党支部、校工会党支部和农工党武汉大学委员会资环信息支部联合为大悟县新城镇熊湾村小学配备捐赠了电脑30台、电源20台、万用表20台、信号源30台、示波器30台、新华字典50本,有效改善了当地学校硬件设施。
另外,机关与直属单位青年干部联谊会注重发挥校友企业的作用。11月12日,联谊会组织青年干部赴熊湾村开展扶贫调研,卓尔集团作为校友企业提供赞助全村55户农户59份粮油。联谊会还通过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回收了600套学生军训衣物,清洗干净后送给当地村民,为他们送去了实实在在的温暖与关怀。
素质提升
在精准扶贫的帮助和温暖下,贫困户、五保户的基本生活物资有了保障,党员干部也从中深受教育。
11月5日,财务部党总支一行10人深入熊湾村了解扶贫工作基本情况,看望慰问精准扶贫对象。在福利院看望一位70多岁的老人时,老太太一句话都没说,转身上了楼。大家正在诧异之时,她颤巍巍地拿了一大袋煮熟的花生下来,不停往大家的口袋里塞。副部长、党总支副书记石玮说:“整个过程中,老奶奶一句话都没有说,但她的举动让我们很感动。”
“有的家庭居住环境很恶劣,家徒四壁。屋顶漏水之处,仅仅用简陋的草席遮着。我们给一位老奶奶送去慰问物资后,她哭着拉着我们的手,不住地表示感谢。”本科生院党总支副书记姜昕回忆起扶贫时的情景,眼眶有些湿润,“回来之后,大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准备年前再去一次,让他们过个好年。”
精准扶贫不仅是为经济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更是对党员干部的锻炼和考验,大家感触良多。熊瑛表示,“精准扶贫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一方面党员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贫困户解决难题,另一方面贫困户自立自强自尊自爱,不‘等’‘靠’‘要’的精神也打动着、感染着我们。”机关与直属单位青年干部联谊会主席黄鑫说,“参加精准扶贫,是青年干部自我成长、自我教育的过程,可以激发我们爱岗敬业的热情。”
“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员干部们以捐款捐物方式,亲身参与到村到户的精准扶贫项目,在帮扶贫困对象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各级支部党员提高认识修养,增强自身素质,对自身工作产生积极影响,这也正是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深入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委书记梁涛说。
▲本科生院党总支看望村民
(摄影:张炜 编辑:杨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