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视点  >  正文

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

发布时间:2015-04-21     访问次数: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在当前思想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工作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成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学科,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真理,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于高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教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极为重要的基础作用和引领作用。

第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掌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西方大国凭借其经济和科技优势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当今中国正处在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错综复杂以及价值观念的冲突激荡。高等学校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重要场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根本支撑。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和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们价值观多元条件下,高校领导班子要增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预见性分析和全局性把握,明确领导权,不断强化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掌握话语权,充分发挥人文社科研究重镇的学科优势;强化管理权,不断强化对学校各类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可管可控。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

第二,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研究,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影响力。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征,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科学性、理论宣传的科学性以及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吸引力、影响力。当前特别要加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的理论研究和学理阐释,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以及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和学理阐释,时刻关注人民群众之所思、之所想、之所求,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第三,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积极地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交流和对话,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航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封闭的、偏狭的、自说自话的保守僵化体系,而是科学的、开放的思想理论体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只有始终站在实践发展的最前沿,反映时代精神,把握时代矛盾,揭示时代规律,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历史新篇章,才具有强大的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着的开放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同样也应该坚持开放性发展道路,要关注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借鉴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建设的经验,主动地、积极地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进行交流、对话,建立协同中心和对话平台,主动回应当代社会思潮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挑战,引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航向。

第四,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需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践行求真务实、创新创造的学术精神,自觉担当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学思并重,知行统一。当前尤其要反对和抵制食洋不化、唯西方学术马首是瞻、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范式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误区,坚决反对食古不化的“古教条”、食洋不化的“洋教条”、固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个别观点和具体结论的“左教条”的三种教条主义,善于以国际视野和本土立场,自主认识和正确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说中国话”而不是说“德国话”、“苏联话”或者“美国话”,就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辩证结合和双向互动,让中国的同志解决中国的问题。所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让马克思主义说“新话”、“实话”而不是说“旧话”、“老话”、“假话”、“大话”、“空话”,就是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反映时代精神和时代规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而不是说人民群众“不想听”、“不愿听”、“听不懂”的话,就是要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武器。

第五,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要以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为着力点,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加大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三进”的力度。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培育目标,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工程,建设好示范性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使用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一编写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改革和完善思政课教育教学机制、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和条件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并建构新形势下以教学效果为核心的思政课建设评价体系,着力提高思政课的到课率、抬头率、满意率,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广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进步青年学生的价值信仰。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教学水平、国际交流能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术自信、学科自信和职业自信。

第六,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还需要积极探索适合学科特点的评价体系,激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主体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及其指导价值的学科,需要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体系、科学内涵和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还具有学术性与意识形态相统一的特征,其阐释科学真理的理论逻辑力量和学术价值体现在它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服务于劳动人民的意识形态功能上,具体还突出体现在以学科建设的成果服务于思想理论建设和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上。因此,在新形势下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点,主动适应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需要,遵循学科建设的普遍规律,尊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规律,积极探索适合学科特点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中的关键、核心指标既要体现出科学性、客观性,又要体现出紧扣学科特点和学科功能的导向激励作用,从而激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体制机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脱颖而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后继有人。

身处全面深化改革的接力探索和创新实践,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上,我们要全面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一方面,既要以学科建设、学风建设、队伍建设为前提,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各主要组成部分内在关系的研究和把握,进一步提升学科建设质量,凝炼学科研究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科队伍素质,汇聚人才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完善机构设置,促进学科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有示范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切实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成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学科,形成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我们要以更宏大的气魄、更勇毅的担当、更卓越的追求,全面地审视历史新起点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明确其所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发展定位和建设思路,在马克思主义引领下,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主题,坚持问题导向,紧跟学术前沿,推动成果转化运用,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努力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哲学社会科学高地和智库建设,关注新问题、切准真问题、聚焦大问题,努力对当代中国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回应。总之,进一步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要求我们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勇立时代前沿,瞄准国家需要,凝练学术方向,汇聚研究队伍,增强发展活力,着力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切实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学术话语权,从而以创新的中国学术话语的强大理论生命力,形成对中国实践、中国道路的解释力、支撑力和引导力。

                                                                                     作者: 武汉大学校长 李晓红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03、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