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视点  >  正文

韩进:传承历史 开创未来--在武汉大学周恩来故居暨历史文化教育基地揭幕仪式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3-11-22     访问次数:

在武汉大学120周年校庆即将来临之际,我们今天相聚在美丽的珞珈山上,隆重举行周恩来故居暨历史文化教育基地揭幕仪式。在此,我谨代表武汉大学全体师生,向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曾在珞珈山战斗过的老一辈革命家表示深切缅怀;向莅临揭幕仪式的各位来宾和师生表示热烈欢迎;也向为周恩来故居设计、建设、布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诚挚问候!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深深地铭刻在每一位中国人民的心里。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指挥中心和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了促进国共合作抗战,统一领导南方各省党的工作,发展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的抗日运动,中共中央决定在武汉设立中共中央长江局,同时组成中共代表团。周恩来同志作为中共代表团和长江局的主要领导来到武汉,负责统战、军事以及与国民党的联系和谈判工作。

1938年5月至9月,为更好地实现国共合作抗战,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来到珞珈山,就居住在武汉大学“珞珈山十八栋”27号,这段历史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为珞珈山上这所钟灵毓秀的学府平添了新的传奇。

在这里,周恩来同志为武大学子做演讲,号召中国青年不仅要在救亡的事业中复兴民族,而且要担负起将来建国的责任。不少青年学生在他的引导和感召下投笔从戎,奔赴革命前线。

在这里,周恩来同志为军官训练团授课,组织政治部第三厅开展“抗日活动宣传周”、“七七抗战一周年纪念”、“七七献金”等抗日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在这里,周恩来同志会见了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艾黎等国际友人,并与各界民主人士、文化界和新闻界的知名人士、国民党高级将领等商谈抗日大计,使这里有着“国共合作抗日小客厅”之美誉。

在这里,周恩来同志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伟大的精神感召力和杰出的才能智识,殚精竭虑,夙夜在公,为团结争取多方力量共赴国难,为以后党在国统区的工作打下基础,做出了突出贡献。

由此,周恩来同志与武汉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向周恩来赠送了1000株樱花,其中有50株就被转赠给武汉大学,充分体现了周恩来同志对珞珈山的厚爱和眷恋。

在百余年的历史中,武汉大学积淀、汇聚了优良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武大师生以其炽烈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在历次革命大潮中得风气之先,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中国人民为寻求富国强民而苦苦探索的艰难历程,反映了一代代师生为人民解放、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所做的艰辛努力。可以说,百年武大校史见证了“近代以来国家发展跌宕起伏、人民斗争波澜壮阔”的历史轨迹。那些过往的风物、人事,业已融入厚重的校史,潜在地影响着我们这所学校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它们为优美校园平添了一份厚重、一份荣光、一份骄傲。

2013年初,学校研究决定,将珞珈山“十八栋”作为武汉大学“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行“总体规划、整体修缮、环境改造、功能激活”,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包括周恩来故居和郭沫若故居等在内的珞珈山“十八栋”的人文价值和教育价值。

今天,我们重新修缮周恩来故居,举办“周恩来在武大”专题展,再现周恩来同志在珞珈山那段峥嵘岁月留下的足迹和事迹,不仅表达了我们对周恩来同志深深的敬仰和缅怀之情,铭记他的革命精神、崇高风范和优秀品质,同时,也是为了发挥其作为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增强广大师生的爱校爱党爱国情感,实现其励志、爱国、弘毅、奉献的功能和价值。

尊重历史,铭记历史,传承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对现实,建设现在,开创未来。学校一定把周恩来故居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不断丰富展陈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展陈质量和水平,让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一代伟人的光辉业绩和人格风范,了解珞珈山上这段风云际会的历史,了解武汉大学的优良传统,激励广大师生奋发有为,更好地弘扬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武大精神,为把武汉大学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而不懈努力!